6月初,六大行打响本轮银行存款降息潮的第一枪,股份行、地方性银行而后相继跟随,定存正式告别“3”时代。
在此前贷款利率持续调降的背景下,业内更多地把本次存款降息看作是银行保卫息差的“自救”。但降息之下,新的难题出现了。一方面,降成本的迫切需求让中小银行很难做到“大行在降我不降,我和大行不一样”;另一方面,降息让储户们选择“用脚投票”,揽储,或者说留住存款,成了中小银行首要的KPI。
(相关资料图)
在降与不降的两难境地中,存款市场近期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虽然中小银行挂牌利率已降至与大行相差无几,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他们都“默契”地选择更多地上浮加点,将利率短暂地维持在降息前的水平,利用与大行的利率差和降息的时间差,抓紧揽存。
于是,压力给到了前端的客户经理。“这两天行里刚分配了揽存任务,完不成的话要扣绩效”“降息后存款压力更大了,今天还在发愁6月底之前要完成一千多万存款任务”……
揽存是本轮降息潮下银行面临的第一道考验,然而,在存款降息的大背景下,揽存压力也仅是表象,成本收入结构、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配置、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存款降息的余波还在更深层次地悄然影响着银行的后台业务乃至战略方向。
降息潮下中小银行揽存压力骤升 “客户宁愿少要点利息也愿意去大行存”
在挂牌利率跌破3%的背景下,揽存对中小银行来说成了头号难题。村镇银行在这一点上感触最深。
“降息之后,明显感觉揽存任务考核压力更大,形势更严峻了。”这是西部地区一位村镇银行行长的切身体会。
他所说的降息,指的是6月8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同时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调降15个基点;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活期存款也由此前的%下调5个基点至%。
随后,6月12日~21日,12家股份行也相继宣布调降存款挂牌利率。
股份行与国有大行类似,活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均有所下调,其中3年期、5年期定存降幅也达15个基点。
从12家股份制银行最新数据来看,除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的3年期和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基本与六大国有银行相差30个基点~35个基点外,其他9家股份制银行3年期和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基本与六大国有银行持平,差距在5个基点以内。
这家村镇银行也在本月16日对存款利息调降,目前该行1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从%、%降至%、%。
当然,实际执行的利率会在挂牌利率基础上加点,但目前该行利率最高的一款存款产品也只有%,还是在3年期、5万起存的情况下,金额5万以内则只有%。
存款利率的下降直接引起负债端存款的流失。“之前的利率无法维持了,要跟着人行基准利率走,不能超过上浮上限,人行会指导并检查。”该行长表示,“降息以后,我们行的存款流失得更多了,很多客户在往大行转,或者以买房等理由陆陆续续转出存款。”
银行固然可以通过贴息来留住存款,但在这位行长看来,并不能算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如果额外贴息揽存的话,一是增加银行成本,二是涉嫌不当竞争,甚至会被监管处罚”。
在存款流失的另一方面,受限于业务规模较小,这家村镇银行无法办理大额存单业务,无形之中又少了一条负债渠道。而同业的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可达%。
“这也让我们更被动。”他表示,降息后,随着同业竞争加剧,存款流失越来越多。
“尤其是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甚至合并重组的背景下,我们的很多精力都在这些工作上,导致揽存压力更大。”他叹息道,由于小银行金融风险的问题,好多客户为了安全,宁愿少点利息,也愿意在大行存款。“这两天行里刚分配了揽存任务,完不成的话要扣绩效。”
揽存压力下实际利率大多难以“秒降” 多家银行都上浮40~75BP
相比于村镇银行,本轮降息潮下,国有大行揽存确实更显淡然。一大行某支行副行长对记者直言:“存款任务年年有,但利率也干不过地方性银行,所以作为国有大行,存款利率已经习惯按照现行政策利率+上浮基准办理。”
在西部地区几家国有大行,记者发现,他们也均已执行调降后的存款利率。根据不同起存金额和存款期限,利率有一定上浮,但上浮程度有限,最高40个基点。
某国有大行一支行行长对身为客户的记者表示:“存款挂牌利率调降之后,我们立即(对存款产品)进行了调整。”自今年6月8日起,该行3年期存款按照起存金额2万以下、2至5万(不含)、5万(含)以上三个档次,分别执行%、%、%的利率。堪称“秒降”。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刘嘉魁摄
在另一家国有大行,定存行情也相差不大。以其3年期定期存款为例,若起存金额在5万元(含)以上,利率为%;存入2万元(含)至5万元,利率为%;而存入2万元以下的话,则利率为%,即挂牌利率,没有上浮。同时,业务经理直言他们网点“没有大额存单这个品种了”。
图源:某大行一支行业务经理
不同于大行的“淡然”与村镇银行的“被动”,股份行、地方性银行等选择45~75BP的更大幅度加点,让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在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
实际上,关于存款利率,不同的银行定价往往有所差异。通常,六大行的利率会相对低一些,股份制银行利率稍微高一点,城商行利率又会更高些,因为它们规模较小,经营风险可能也会稍微大一点。另一方面,其实揽存跟放贷是银行很重要的两项业务,对于股份行或更多的中小银行而言,放贷业务不仅是面向个人还面向机构,优势是额度比较高,利率也确实是相对会高点,当然针对不同客群有不同规定。
不同银行执行着不同的存款利率,究其背后的原因,有地方性银行提到另一个词——存贷比。“相较基准利率,我行在监管规定的上浮空间内按上限执行,但六大行上浮得要少一些,主要是与各家行的存贷比有关。”在西南某省会城市农商行网点,客户经理表示,六大行存款成本低,中小银行存款成本高。“六大行有很多对公存款、退休金沉淀等,不缺存款。举例来说,我们的存款可能要付出2个点以上的成本,而六大行可能只有零点几的成本。”
所谓存贷比,顾名思义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盈利能力就较差。但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曾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2015年,这一限制被取消,存贷比也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根据监管部门披露的数据,去年四个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平均存贷比分别为%、%、%、%。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为%。
目前,就A股42家上市银行来看,平均存贷比约为85%。其中,六大行平均存贷比在80%附近,9家股份制银行约为97%,其余中小银行在81%水平附近。
可以看出,与大行相比,中小银行的存贷比更高,股份制银行尤甚。
较为激进的放贷规模,也需要有足够的存款“资金池”提供支撑。“高”存贷比,从侧面推进了银行的揽储动力。
而通常与存贷比一起被提及的,还有净息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呈现下降趋势,四季度末为%,较2021年下降17bp。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更是跌至%。
近年来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却又在一定程度上让银行的揽储背上了“成本压力”。
“高”存贷比与“低”净息差,像两柄高悬在银行头顶的剑,时刻昭示着揽储的动力与压力。
专属定制产品、特色存款 “腰部”银行抓住优势利率揽存
给定存利率大幅加点背后,也有股份行坦言,他们确实存在“揽存压力”。
“因为要想规模做大的话,就一定是要先吸收足够的存款,然后再放出去。”该行理财经理直言,“我们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业内已经算是比较高了。”
揽存压力是每家银行都有的。前述农商行的理财经理也笑称“降息后存款压力更大了,今天还在发愁6月底之前要完成一千多万存款任务。”
而在存款降息的大背景下,要完成揽存的目标任务,诸如股份行、地方性银行等“腰部”银行能做的,恐怕也就只有扛住压力维持“加点”,让定存实际利率的竞争优势保持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例如,西部地区某股份行用“专属定制产品”的方式,在“降息”后仍保持着此前的利率水平。
据业务经理介绍,该行这款专属定制产品起存金额仅100元,3年期利率可达%,且保本保息,在存款保险范围内。“由于是区域分行定制产品,所以(3年期、5年期)利率比普通的大额存单要高。此外,目前大额存单利率已经执行调降后的%,但专属定制产品尚未执行调降后的利率。”
相较该行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这款专属定制产品上浮了50个基点。
“政策要求调降利率,我们必须遵照执行,如果其他银行降了,而某家银行没降,那就涉及恶性竞争,监管也不允许。”该经理解释道,这款定制产品相当于银行自己“补贴利息”来做,所以暂未调降利息。
“这段时间在我们行存款会划算一些,确实我们的利率要高一些。其他银行跟我们利率一样的产品,都要20万起存。”该经理推介道,由于国债利率下降,有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从三月份的%降至%甚至更低,因此最近有很多客户来咨询这款定制产品。
她表示,最近利率调降后,这款产品更加热销了,而且购买金额普遍较大,都是50万~100万这样来买的。“经历了去年四季度理财产品大面积亏损,相比之下,这款产品保本保息,没有任何风险,买三年期就能够保证三年内都是%这个利率,而如果买一年期的理财,虽然近一年收益水平可能会达到4%以上。但一年期以后,就再也买不到利率保证在%的产品了。”
“从今年的经济情况来看,虽然有所恢复,但民众的心理还是较为保守。国家一直在降准降息,刺激消费,后续存款、理财、保险产品利率都在走下行趋势。”她补充道。
在华南地区的另一家股份行,相比之下利率更高的“特色存款”成了重点推荐的对象。
“我们基础定期存款利率是3年期%,5年期%,就是柜台存的那种普通定期,到期会自动转存下一期。还有一种我行特色的定期存款,3年期%,暂时没有5年的。”记者在这家银行了解到,其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是上浮了4 5个基点。
“定期存款之前一段时间最高是%,这段时间还要再看情况。”该行理财经理说道,“但我们下个月初的话会有%以上定期存款,能够帮客户去预约的,行外资金转入我们银行,是肯定有这个预约资格的。”
所谓客户预约后才可以购买的定期存款,其实就是产品不公开抢购,理财经理会提前联系客户是否需要预约,如果需要预约的话,就帮客户在系统上预约,额度审批下来,客户才可以看到存款产品并在线购买。一般情况下月初才有,中下旬可能没有。
定存实际利率调降在即 “考虑存款的话,就得趁早”
而在存款降息的大潮之下,纵然银行有心将实际利率维持在降息前的水平,但成本压力始终是迈步过去的坎儿,优势利率的窗口期短暂得肉眼可见,于是,最近银行客户经理们无一例外得都在提醒储户尽早“上车”。
“非常急通知您,以下定期存款利率马上成历史:三年期%,五年期%。以上利率今天(6月20日)有效。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三年期利率已降至不超过%,不能明说,只能建议您今天抓紧存。”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已如此告知自己的客户。
而在前述西部某省会城市农商行网点,客户经理直言;“我们的存款利率相较其他银行可能会稍高一些。”
“其他银行有些都降了,但我们还没有,建议这段时间要存钱的话,得抓紧时间了,因为我们也会降。”该行业务经理表示,“据我了解,某国有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左右,而我行能达到%,差距就比较大了。”
据了解,该行特色存款产品1万元起存,1年、2年、3年、5年期利率分别为%、%、%、%;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1年、2年、3年、5年期利率分别为%、%、%、%。相较于该行挂牌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浮。
“我行目前(6月19日)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但是后天就要降到%。大额存单没有额度,礼仪存单得排队,50元起存。如果考虑存款的话,就得趁早存。”西部地区某股份行一支行负责人对身为客户的记者表示。
无独有偶,华南某股份制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是%,比挂牌利率%高了75个基点。“不过%的定存利率截止到今天(6月19日)。”该行工作人员表示,明天起就要调整为%了。
6月19日,某股份行深圳一网点的理财经理对身为客户的记者表示:“我们中长期存款(利率)目前还没降,现在三年和五年的(定期存款)都是%,不过近期也要降了,其他银行很多都已经降过了。”记者注意到,该行所公布的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为%,也就是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了45个基点。
除了多家银行即将调降存款实际利率,最近,银行代销的利率可观的保险产品,也传出下架的消息。
在西南地区,另一家股份行已经执行了降息后的利率。“起存金额1万元,3年期定存利率%,要是报名单的话,可以做到%。”该行客户经理介绍,除了传统定期存款外,该行还代销保险产品,6年期,利率%。“这个利率是写进合同的,也就最后几天了,六月底之前就会下架。”
记者注意到,此类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利率更高,但是得存够一定年限,提前支取可能会导致本金亏损。
揽存压力只是表象降息潮将深层次影响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存款“降息潮”下,揽存给各家银行带来的压力不尽相同,对于大行和中小银行在揽存方面的态度分化,一位资深金融监管专家在与记者交流时提到了背后的逻辑。
他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人们会选择更加有信用保障的银行存钱。受此前各地中小银行暴露出的一些风险影响,加之利率优势相较以前有所减弱,那么中小银行的面临的竞争压力会相对更大。
“在某些情形下,大行不用费力去竞争,不用去抢市场,反而能吸纳从中小银行流入的存款,这也是大行的优势所在。”
除了以上原因,各家银行面临“降息潮”表现出不同的应对姿态,也与其业务结构有关。他解释道,例如,A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传统信贷业务,资产配置相对稳定,而B银行的优势业务是同业或投资业务,这类业务和存贷比监测指标不挂钩,监管部门也不太好监测,但其对存款和资金流动性的依赖性又更强,就利率下行这样的市场变化而言,显然对B银行的影响更大。
简而言之,业务规模和业务侧重方向不同的银行,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尽相同。
而除了揽存,存款“降息潮”还将如何更深度地对银行形成影响?
这位专家表示:“利率调降并未针对某一类银行机构,而是均等地传导给所有机构。相较于大行,可能对中小商业银行揽存会造成一定冲击,但冲击不会太大,因为在利率市场化之下,中小银行执行过程相对更加灵活。”
他表示,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揽存业务前端的表象,而是“降息”对于银行后台业务乃至战略方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利率调降会加剧部分银行的揽存压力,甚至引起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
二是从银行的成本和收入结构来看,利率调降,利差缩小,会削减银行的利润。
三是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利率调降,人们要么选择存长期,要么就存活期,活期存款加快了流动性,甚至可能引起“钱荒”。银行的同业投资都是拿富余资金投资的,存款吸纳得少了,那么资金相对紧张,也会影响到银行的投资。
四是从深层次来看,会影响银行资产负债端结构和期限配置。利差下降之后,银行为了保持信贷、同业等业务发展,需要在资产负债端合理配置资金、优化结构和期限,来达到更加均衡的状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五是从银行内部管理及运营方面来看,也要作出适当调整。前台营销端压力,将传导至后台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各部门会根据前端形势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银行的内部结构,甚至发展战略。
“总之,利率调降,不单单影响银行的存款,从贷款期限配置到同业投资等等都会有相应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认为。
此外,从风险角度来考量,也要关注银行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假设这样一个情形,在利率调降前,银行已经作出了长线投资,如果利率下降后存款吸纳乏力,缺乏短期的资金补充,除了压缩贷款规模之外很难有更好的调整方式,那么此前的长线投资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同时,在“降息潮”的压力下,部分中小银行在揽存宣传过程中,如果宣传不当,也可能会引发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如果是在存款压力之下,采用一些非常手段或者突破规则底线的手段,对于银行自身的长期业务根基来说也是反噬。”
他认为,虽然某次小幅度的利率调降,可能不会对银行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有利率调降这样一个预期在,那么从长远来看,或对银行的产品设计甚至战略规划形成方向性的影响。
拉存款,是每个银行人的日常。大行的“波澜不惊”,中小银行的“暗潮汹涌”,都只是“降息潮”下揽存江湖的冰山一角。“躺平”和“困局”之下,也蕴藏着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市场变化会波及赛道上的每一位选手,当息差收窄成为必然趋势,银行盈利模式也亟待创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